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在企业管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由英特尔公司原 CEO 安迪・格鲁夫发明,后经约翰・杜尔引入谷歌并得以发扬光大,如今在 Facebook、Linked in 等众多企业中广泛应用。在实际运用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 OKR 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定 OKR 的两种主要方式。
一、OKR 概述
OKR 由目标(O – Objective)和关键结果(KR – Key Results)构成。目标是对组织期望达成方向的定性追求,具有明确性、挑战性和鼓舞人心的特点,旨在回答 “我们想要实现什么” 的问题;关键结果则是用于衡量目标达成情况的具体、可量化的指标,主要解决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成了目标” 的问题。
二、制定 OKR 的两种方式
在确定团队重点工作进而设定 O 时,通常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来源,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两者结合,且自上而下的权重相对较大。下面分别介绍基于这两种来源的 OKR 制定方式。
(一)自上而下的共创
- 共同解析团队的重点工作
- 传达:管理者需提前对重点工作进行解读,随后召开会议向团队内部传达。这一过程如同为团队绘制行动蓝图,使成员对工作方向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 提问:团队成员将自己的疑虑记录下来。由于团队成员视角各异,所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重点工作。
- 列出:将成员的疑虑点进行汇总,以便后续集中梳理和解决。
- 澄清:在此环节,管理者不应单纯作为解答者,而应发动全员共同寻找答案。这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培养团队大局观和提升成员向上思考能力的重要契机。
- 回答:最后筛选出 1 – 3 个关键问题,由管理者进行重点解答。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团队对重点工作的核心问题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 团队共同设定 O
- 明确整体:介绍设定 O 的背景、目的、参与人员以及时间周期,使团队成员对整个设定过程有全面的认识,明确行动方向和预期。
- 各自思考:团队成员独立思考并写下自己心中的目标。这一环节充分发挥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个体创造力。
- 组内筛选:成员轮流分享自己的目标,经过讨论提炼出 3 个达成一致的 O。在分享过程中,成员的想法相互碰撞、融合,有助于挖掘出更具价值的目标。
- 整合提炼:收集所有提出的 O,进行合并处理,并整合提炼关键词。通过这一步骤,使目标更加精炼、聚焦,突出核心要点。
- 优先排序:按照目标对团队整体的贡献度进行投票,以确定目标的优先级。投票过程保证了决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 选择决定:团队共同选择最终的目标,确保目标得到团队成员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 定义目标:对选定的目标进行定性描述,使其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一个富有激励性的目标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自下而上的共创
- 重点工作萃取
- 明确整体:与自上而下共创中的相应步骤类似,首先要明确工作的整体方向和背景。
- 个人思考:团队成员各自思考并写下自己认为重要的 3 项重点任务。这一过程鼓励成员从自身视角出发,挖掘潜在的重点工作内容。
- 小组筛选:对成员提出的重点任务进行提炼整合,确定 3 项重点工作。小组讨论能够汇聚成员的智慧,使重点工作更具可行性和针对性。
- 收集整理:将各个小组确定的重点工作进行整理汇总,以便全面掌握团队整体的重点工作情况。
- 共同决定:团队共同选出 3 – 5 个重点工作。通过集体决策,确保重点工作得到团队的一致认可。
- 将重点工作转化为 O
- 可参照自上而下团队设定 O 的七步法进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借鉴自上而下设定 O 的成熟方法,使自下而上提出的重点工作能够转化为符合要求的目标。
- KR 共创
- KR 格式是以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为核心的判断标准。具体共创过程包括以下七个步骤:
- 明确整体:公示目标,主持人引导成员进行头脑风暴预热,使成员对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为思考 KR 做好准备。
- 各自思考:团队成员独立思考 3 个 KR,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关键结果。
- 轮流分享:成员依次分享自己提出的 KR,对疑问进行澄清,但暂不进行评价。这保证了每个成员的想法都能完整表达,避免受到干扰。
- 整合提炼:对提出的 KR 进行初步合并,并提炼关键词,使 KR 更加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 优先排序:按照 KR 对目标的贡献度进行投票,确定 KR 的优先级,确保资源和精力集中在对目标实现最有价值的关键结果上。
- 选择决定:团队共同选择 3 – 5 个 KR,保证 KR 得到团队的认可,为实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 定义 KR:按照 SMART 原则对选定的 KR 进行描述,使 KR 具备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联、有时限的特性,增强其可操作性。
三、案例展示
以一家互联网公司技术部门为例,其 OKR 完整呈现如下:
- O:2019 年底确保 80% 的业务需求在两周内上线,高效支撑业务
- KR1:优化产研流程,提升流转效率 20%
- KR2:通过复用配置化提升研发效率 30%
- KR3:提升需求质量,需求打回率低于 20%
- KR4:通过测试环境治理,提升测试效率 20%
- KR5:完成人员补充,后端与前端测试人员比例为 7:3
制定 OKR 的过程需要全员参与,通过充分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团队成员对目标和关键结果达成共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共创方式各有特点,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组织架构、文化特点和业务需求灵活选择或结合使用。科学合理地制定 OKR,有助于团队聚焦关键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在未来的企业管理实践中,随着对 OKR 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创新,其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源目标OKR,实效的目标管理工具
添加官方微信号:YMBOKR(源目标OKR)了解服务详情,还可免费订阅海量OKR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