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源目标OKR,专业提供适合中国企业的OKR落地方案,通过《OKR战略目标训练营》线下课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同时提供OKR软件和教练式陪跑,助力企业成功落地OKR!真正一站式助力企业达成目标,实现高绩效、高增长。
我要试用OKR软件>> 我要参加《OKR战略目标训练营》(参课送软件+陪跑)
自从2014年OKR传入中国,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近几年更是因为疫情原因,线上办公需求飞速增多,这也是OKR变得如此流行的原因之一。
OKR的飞速发展,使得国内企业争相使用。但很多企业在最开始准备推行OKR时,由于对OKR的理解并不到位,导致推行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理想与现实产生偏差,为大家所诟病。在员工眼里,OKR就像是KPI的另一种形式,只是换了个名字,本质并未改变。甚至因领导注重形式主义,员工的工作量也比实行KPI的时候更多。他们坦言道:走走过场而已,究竟怎么做,还不是得听老板的?
绩效考核就属KPI使用的最多,这一方式已经在国内企业正式执行了三十多年。领导定指标,下属追指标,数据化管理绩效,这一过程已成为一套大家普遍习惯的管理模式。
但为何,在这短短几年时间内,OKR已在很多领域代替KPI更好地管理了企业?可以看看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KPI模式下指标从何而来?
参加过KPI指标制定会议的人都明白,KPI指标大多是自上而下指派来的,具体的数字往往会是一个整数,如100万、100天竣工等等,或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
而参与制定KPI的人员,公司管理层人员居多。为基层员工,基本不存在参会的可能,他们的任务是只需完成直属领导安排的指标。
而对于一线员工来说,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便可万事大吉,只追求短期内的目标,从而也不会对职业有长远的打算与规划。但这样一来,员工将逐渐迷失方向,失去本心。若是公司内部的员工人人都是如此,那企业的发展也将走不长远。
而在OKR管理模式下,所有员工都可以通过目标地图板块查看每个人甚至是老板的OKR,公开透明,从而自主对齐,合理规划,激发员工自驱力。
自荐一下,源目标OKR,一款实效的目标管理工具,为企业提供专业的适合中国企业的OKR落地方案,通过入企辅导、OKR软件加持、教练式陪跑,真正一站式助力企业达成目标,实现高绩效、高增长。立即试用源目标OKR>>
问题2:KPI模式下,背后的代价是什么?
KPI管理模式下,大多数企业都会从收入角度入手,然后进行拆解,最后由每个部门认领对应的指标。传统企业的总指标大多是销售部门前来认领,而互联网企业,一般由拉新、促活、留存部门认领相关指标。
仅仅盯着指标作为最终目的,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以下问题:传统企业的业务部将不计成本,只为完成指标;互联网企业更甚,他们会花钱在各个补贴大战、平台活动中买流量进行曝光。
此外,有些后台支撑部门经常“坐冷板凳”的情况也时常出现。比如,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客服及数据分析等部门,因无法直接产生收益,按照KPI的算法就不存在达到指标这一说法。奖金奖品从未轮到过这些员工,备受冷落。
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实际是在大家固有的观念中,商业成功与单一的收入增加被粗暴地画上了等号。而商业成功应有更多元的定义,且需要根据行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这其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底层员工的能力。KPI无法改善这一点,但OKR可以。OKR工作法,正是为应对以上需求而诞生的。KPI的不足之处,OKR都有改进或解决。
问题3:OKR解决KPI相关问题具体体现在哪?
- 用真正的目标实现,取代冰冷的数字。
OKR中的O(Objective)并不仅仅是一个指标,它其实是指一个具体的方向,甚至是昭示周期内商业成功的标志。很多企业将OKR误用为了KPI也是因为有这一原因存在。
- 共识,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要素。
举个例子,在向用户证明我司产品的质量优秀时,“质量好”的评判应从产品体验、功能设计、用户口碑等方面进行展示。这一分解过程中,将衍生出数个关键要素。根据关键要素的拆解,每个部门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O”。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开展共识会进行讨论。而共识会也可以通过线上会议来开启。
- 设定关键要素指标(KR指标),清晰状态指标。
将定好的“O”落实到各个部门后,各部门可根据被分配到的“O”制定具体的KR(Key Result)指标。KR可量化,可改进,与传统的KPI指标类似,但与KPI又存在不同。KR是进取型指标,得设定得更具挑战性一些,杜绝设定消极型指标。这样一来,各部门将得到激励,努力上进,避免了产生消极怠工等情绪的问题。
除了制定KR指标外,在使用OKR时还会设定状态指标。状态指标用于监控商业成功的保障性条件,诸如市场口碑、政策风向、用户满意度、系统稳定性等等。这些状态指标只要不挂红灯即可,不需要像KR指标一样苛求做到100%达标。
通过区分KR指标与状态指标,能为日常工作兜底,也能把中后台部门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
- 设定需要完成的具体事项——Todo。
有了清晰的KR指标以后,可以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挑选本周最核心的工作,根据重要性排列后续计划。
从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看出,OKR工作法对KPI考核的最大改进,源自于制定目标的过程。通过层层拆解,让组织上下能够关注到真正驱动商业成功的目标,这样一来,避免了过去经常出现的“大象转身难”“业绩很好,企业照倒”等问题。
我是源目标OKR,专业提供适合中国企业的OKR落地方案,通过入企辅导、OKR软件加持、教练式陪跑,真正一站式助力企业达成目标,实现高绩效、高增长。立即试用源目标OKR>>
源目标OKR,实效的目标管理工具
添加官方微信号:YMBOKR(源目标OKR)了解服务详情,还可免费订阅海量OKR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