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底层逻辑,就把OKR从瑞士军刀玩成水果刀

OKR近年火到路人皆知,前有谷歌布道,后有李彦宏、张一鸣、张小龙、马化腾等大腕站台。大佬们看的远,自是引起大家小家跃跃欲试,不是在OKR就是在OKR的路上。这当然是好事,然而,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搞起容易开花难,瑞士军刀玩成水果刀,无法发挥其威力。

OKR威力去哪儿了

A是创业公司CEO

A:“我们也在整OKR,没感觉有啥变化啊。”

我:“说说看怎么做的?”

A:“我拍脑袋定了一个总的OKR,大家各自分解下去了。”

我:&……%%&*

B是产品公司HR

B:“帮我们上个OKR呗。”

我:“为什么想用OKR,想解决啥问题?”

B:“以前的考核大家吐槽太多,换一套流行的用用看。”

我:&……%%&*

C是产品销售型公司业务经理

C:“我们用了半年多的OKR,还不错,目标都实现了。”

我:“那太恭喜了!发来给我看一眼。”

朋友很快发了过来,如下:

Objective:季度销售额增长x%

KR1:7月份销售额x万

KR2:8月份销售额x万

KR3:9月份销售额x万

我:&……%%&*

OKR强调自下而上

CASE 1中,A把OKR用成了目标分解工具,领导决策目标,再自上而下瀑布式拆解,这个操作本身就不OK。OKR强调自下而上,使员工拥有自主权和创造性,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的转变。所以我对A的建议是,需要让所有的人都理解公司使命,用愿景和战略驱动团队共创目标。

为取代原有考核工具,别幻想OKR拯救

CASE 2中,B想把OKR直接用于考核,着眼点就已经发生了偏离。因为OKR不是用来考核的,而是用于建立目标一致性和价值创造,从原理上说,是和考核解耦的。OKR的灵魂是挑战“把目标放大10倍”的目标,以鼓励颠覆式创新。既然是挑战不可能,就有失败的可能性。而在传统绩效评估中,通常是评估目标完成率。像这样一方面鼓励员工挑战极限目标,另一方面又拿考核约束,大家自是更愿意越“安全”越好,才能不担心自己的薪资。

不同管理工具,有不同的理念,解决的问题不同。我对B的建议是,不要盲目使用新工具,先基于组织痛点定义问题,再进一步看解决方案。

骨子里还是KPI

CASE 3中,问题很明显,这其实就是任务指标,偏重结果管理,以运用于绩效考核。表现形式套用了OKR框架,骨子里还是KPI(关键绩效指标)。

不清楚OKR的用法时就会这么设定。

修正后的OKR应该是这样的

Before

O1:季度销售额增长x%

KR1:7月份销售额X万

KR2:8月份销售额X万

KR3:9月份销售额X万

After:

O1:加速产品销售业绩增长

KR1:销售额提升X%

KR2:x个新项目大客户续签

KR3:获得X个潜在用户

微信号:【YMBOKR1】,每天分享OKR小知识
公众号:【源目标OKR】,与你一起玩转OKR

火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OKR之所以主流,从外部环境,到内部员工特性,都是时代背景下管理思维的刚需。

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确定是唯一的确定

新科技、新零售、新能源、新金融、新产业、新生态……

“新”字当头,风口多,机会多,航道多,可做的事太多,很容易失焦,传统管理方法难以驱动组织面向未来挑战的可持续发展。

OKR是帮助驾驭不确定性的工具。

人们工作的原因正在发生变化

当85后、90后乃至90后慢慢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人们工作的原因正在发生变化…

今天只有20%的知识工作者只为了薪资选择工作。

看不惯领导的一个眼神可能就会离职。

传统物质激励这种外在刺激驱动,已经不太足够。人的需求层次不断攀升,不单纯关注物质,做事的动机上升到了内在动机层次,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愈发凸显。

今天的工作中对创造性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需要内在动机的满足,而不可能管理出来。

内在动机让人做事得到满足和快乐,觉得有价值、有意义,是一种自然力量。

OKR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推动组织成长,把组织远大理想落地,实现组织愿景,驱动上下左右与组织目标对齐,短期聚焦突破,就是OKR能带来的核心价值。

OKR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OKR的形式很好掌握。然而,想要OKR发挥出威力,就要掌握底层逻辑,否则会把OKR用偏。

OKR的形

OKR简单说,就是让组织内每个人保持同步的目标框架,让组织一致性的神经系统。

OKR框架,是由1个鼓舞人心的定性愿景+1组量化的衡量目标成功的关键结果构成。

Objective: ”我们想要去哪里”。例如: “让90后为产品尖叫”

Key Result : “怎么知道做到了?”。例如,“90后人群中NPS达到x%”

OKR的神

OKR自评和复盘得分只是反应OKR信息,无关绩效评价。OKR和绩效评价之间没有因果性。两者之间是隐性的间接关联,而非显性的直接绑定。OKR的产出是根据KR的难度和实际价值贡献进行变量转化,作为绩效评价的有效输入之一。

OKR的形不重要,恰恰是底层逻辑,映射了表现形式的不同,也决定了所实施的OKR是不是考核工具的变形。

部署OKR的技术问题

部署OKR,主要面对的技术问题,一是内容,二是流程。

内容上包括,好的OKR长什么样,有什么规则和要点,多少数量合适,挑战值如何设定。

流程上包括,有哪些不同阶段,怎么设定OKR,怎么执行,怎么复盘。

例如,OKR在设定时会确定挑战值。在每个阶段实施中会进行自评和复盘。

OKR评分是反直觉的。

OKR不强调满分。如果OKR评分高,表明完成了目标,但不一定说明工作好,有可能是目标制定野心不够。低分项也不会受到指责,低分的价值在于发现阻力,探索新路径。

在OKR的评分中,往往需要察觉是否有更多的低分,因为需要更大的野心和颠覆式增长,而不是渐进性增长。

简单而强大的系统工具,助力OKR快速落地

如果你也正对OKR跃跃欲试,那么我建议你试试源目标OKR,通过八大模块,完成OKR制定、执行、复盘、考评的闭环;历时两年的产品打磨,精选最有价值的功能点,摒除繁复使用率不高的操作,做到了让员工一看就会用。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专业团队全程实践辅导,让OKR落地更简单,更受到年轻员工的青睐。

简洁的OKR制定面板:通过智能贴心的撰写提示,源目标OKR辅助制定合理的目标和关键结果。

不知道底层逻辑,就把OKR从瑞士军刀玩成水果刀

清晰的任务列表:实时处理任务状态,邀请协作人,评论中@及时反馈任务问题和说明。

不知道底层逻辑,就把OKR从瑞士军刀玩成水果刀

目标进度提醒,实时反馈进度:智能预警,自动计算目标进度,帮助你及时调整跟进。

不知道底层逻辑,就把OKR从瑞士军刀玩成水果刀

功能强大的数据看板:实时自动生成数据统计,一点知全局,激励员工内在动机,方便管理者查看全员进度。

不知道底层逻辑,就把OKR从瑞士军刀玩成水果刀

源目标OKR,实效的目标管理工具

添加官方微信号:YMBOKR(源目标OKR)了解服务详情,还可免费订阅海量OKR资讯!

Like (0)
okrtokrt
Previous 2022年9月30日 上午9:00
Next 2022年9月30日 上午10:00

相关推荐

  • OKR案例实践:万科、旭辉等房企为何集体引进OKR

    2021年,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地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大多数企业雾里看花的时候,万科、旭辉等地产龙头已经率先迈开了OKR管理改革的步伐。

    2021年6月8日
    1.1K00
  • okr工作法的简单总结怎么写? (OKR的个人目标 )

      okr工作法的简单总结:   1、主要方法:设定有挑战性、可衡量的目标;其次是确保你和你的团队都按这个目标前进,不被其他事情干扰;最后是把握节奏,所有成员一直明确需要努力达成的目标,相互鼓励与支持   2、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制定目标和关键成果过程中会存在困惑,这些都是正常的;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受到业务压力所影响,变得焦虑。早期会小心翼翼,目标设定过低…

    2021年11月16日
    98500
  • OKR目标管理法的三大核心价值

    提到OKR管理法,很多人都会想到谷歌。近几年,随着华为、百度等公司纷纷导入OKR,国内众多企业也开始纷纷效仿和推行。OKR如此火爆,它究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一个核心价值是:聚焦。 在实施OKR的过程当中,很多公司应用比较多的是「3-3原则」: 也就是每个周期设定的大目标不要超过3个,每个目标要满足3个条件:目标必须是重要而具体的,必须…

    OKR绩效 2022年10月18日
    1.0K00
  • 哪些公司、部门适合OKR?

      哪些公司、部门适合OKR?   1. 创新驱动的公司/岗位主要是互联网公司和高技术公司。乔布斯曾说:”1个好的工程师能抵1万个一般工程师。”好的工程师,就是德鲁克讲到的知识型工作者,他们的工作结果常常不能预料,但他们的内在动力对工作结果影响很大。用工作时长、专利数量作为KPI的绩效管理方式,只会让公司获得一堆昂贵却无用的创新成果。…

    2021年11月18日
    89900
  • 使用OKR目标管理的五个基本技巧

    使用OKR目标管理的五个基本技巧是什么?

    2021年2月18日
    1.2K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620-5999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