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演进,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结果法)的出现为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与选择。当 OKR 进入企业视野时,企业面临着艰难抉择:是采用新兴的 OKR 目标管理方式,还是继续沿用传统的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绩效考核模式?互联网行业推行 OKR 后所创造的显著收益令人瞩目,但改革本身所蕴含的不确定性也使企业顾虑重重,一旦失败,企业将承受巨大压力,这使得两者之间的权衡变得异常艰难。然而,从一开始将其视为二选一的问题便是一种误解。OKR 并非对 KPI 的全盘否定,选择一种管理模式并不必然意味着摒弃另一种。事实上,OKR 可被视作对 KPI 的升华,只不过相较于 KPI 绩效考核制度,OKR 的实施需要满足更多条件,如员工具备较强的自驱力以及企业拥有包容的文化氛围等,因而推行难度更大,但这也正是其独特价值所在。对于企业而言,管理的核心并非单纯控制员工的惰性,而是建立对员工的信任,培育员工的责任感。

一、对 KPI 的全面理解
在工业时代,KPI 为企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不能因新管理模式的出现而完全否定其价值。KPI 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本身具有两面性。KPI 的制定通常由企业领导层或老板主导,若选取了错误的 KPI 指标,员工将执行错误的指令,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此外,并非所有工作内容都能够通过量化指标来衡量。当某些工作无法制定 KPI 时,即便员工完成了该项工作也难以获得相应奖励,这将导致员工缺乏挑战精神与创新动力。在 KPI 体系下,员工往往过度关注数字指标,而忽视了工作的本质目标,无人对工作结果真正负责,忘却了工作的初衷。
二、OKR 受企业和员工青睐的原因剖析
(一)OKR 的基本概述

OKR 全称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套用于定义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与方法,其思想根源可追溯至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约翰・杜尔将这套管理方法引入谷歌,在谷歌成功实施并助力其实现 “十倍速增长”。此后,OKR 被 LinkedIn、Zynga 等众多知名企业借鉴和采用。自 2013 年传入中国后,OKR 相继被互联网企业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传统企业也逐渐开始引入 OKR 进行管理转型。相关调研显示,员工普遍对 KPI 持有负面态度,而对 OKR 的管理理念虽有少部分人持怀疑态度,但总体上较为认可。那么,OKR 为何能受到企业和员工的一致青睐呢?
(二)OKR 受青睐的具体原因
- 独特的目标制定机制:OKR 的制定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从员工个人角度来看,这种方式赋予了员工更多发挥空间,员工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朝着自身期望的方向努力,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参与感,更有利于体现员工的个人价值。从企业层面而言,多样化的创意来源为企业开拓了更多发展方向。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目标经过反复讨论与检验,有效提高了目标的准确性。
- 清晰的执行与分工体系:在 OKR 的执行与推行过程中,每个目标均明确了具体的责任人。员工在制定好 OKR 目标后,能够专注于目标的达成,摆脱了绩效指标的束缚,得以不断挑战自我、实现突破。企业的总体目标被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且每个小目标都有专人负责,使得企业发展方向清晰,分工明确合理。
- 高效的反馈与评估体系:OKR 的反馈和评估机制更加高效且有效。随着 OKR 的推行,企业组织管理趋于扁平化,员工更倾向于与上级共同探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而非仅仅进行简单的工作汇报。这种方式能够使问题在萌芽阶段便被及时发现并解决。在评估环节,OKR 不再单纯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而是重点评价员工的协作能力以及对企业的价值贡献。例如,源目标 OKR 采取与绩效 “弱挂钩” 的方式,在目标周期结束后,通过 360 度环评来全面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

源目标 OKR – 绩效

源目标 OKR – 周期评分
以索尼为例,在实行 KPI 绩效考核后,研发人员受外部动机驱使工作,丧失了内在的创新热情;一些短期内难以产生效益的工作,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 “老化处理” 工序遭到忽视;为完成业绩考核,大多数员工仅设定容易实现的低目标。与之相比,OKR 并非单纯的考核工具,它时刻提醒着员工当前的任务内容、本季度工作完成进度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OKR 聚焦于价值创造,促使员工关注如何为团队和公司创造更多价值,而非过度纠结于目标设定的高低。

OKR 因其独特的管理理念、目标制定方式、执行分工体系以及反馈评估机制,日益受到企业和员工的青睐。它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注重价值创造和员工发展的模式。然而,企业在选择管理模式时,不应将 OKR 与 KPI 对立起来,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融合两者的优势,以实现企业管理效能的最大化。通过建立信任、培育责任感,企业能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与发展。在未来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有效运用 OKR 以及其他先进管理理念,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源目标OKR,实效的目标管理工具
添加官方微信号:YMBOKR(源目标OKR)了解服务详情,还可免费订阅海量OKR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