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适合中国企业吗?

前英特尔CEO安迪·格鲁夫发明推行了OKR,从此在硅谷风靡,成就了谷歌等科技巨头。世界范围内,现在OKR已在宝马、施耐德电气、全食超市、盖茨基金会等数百家企业中落地开花。

尤其随着千禧一代、Z世代员工成为职场主力军,OKR管理方式被越来越多企业所接纳:年轻的员工不喜欢被 “微观管理”,但渴望获得反馈,希望了解自己的工作对公司的全局贡献。

有效推行OKR需要大前提,比如:平等包容的企业环境,自驱性较高的员工以及高层的理解和支持。

正如OKR奠基人约翰·杜尔告诉《哈佛商业评论》的:“对于某些企业而言,透明和问责制会导致文化上的风险和脆弱性。大多数企业可以从试点项目开始实施OKR,而非一夜之间让全体几万员工立即使用。如果领导层不相信OKR,就不必进行尝试。”

因此,有人对OKR在中国发展的前景表示质疑,理由包括国内企业重视层级、员工习惯老板自上而下发号施令、员工缺乏自驱力和谷歌那样的创新基因等等。

尽管这些问题在后疫情时代依旧存在,但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普及和行业被颠覆速度加快,中国企业急需提高组织效率,才能在逆境中获得增长而不会被市场淘汰,更加扁平的组织和更加包容的企业文化是大势所趋。

OKR适合中国企业吗?答案是肯定的。

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之一是华为,其在5G领域的统治力以及鸿蒙操作系统的强大实力令人叹服。

2017年华为做了一次绩效管理满意度调查也很能说明问题:开展OKR的团队在绩效管理各维度的满意度全面高于采用传统绩效管理方法的团队。其中对团队合作、工作自由度、发挥个人特长、组织开放度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除了科技企业外,国内传统行业也积极拥抱OKR。

2020年12月底,万科总裁祝九胜用OKR的方式布置新年工作任务。所有人不再采用述职式流程汇报,取而代之的是对工作的自问和思考:我的核心目标(Objectives)是什么?关键成果 (Key Results)是什么?

埃森哲发布的报告显示,83% 的中国企业领导者认为,包容的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必备要素。同时,中国84%的女性员工和 73% 的男性员工认为,平等的企业文化对其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国内员工也非常重视自我提升。BCG的调研显示,81%的中国员工每年会在技能提升方面投入大量时间,70% 的中国员工愿意为新工作重塑技能,比例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可见,中国员工的好学程度和自驱力是企业推进OKR的助力,而非阻力。

此外,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动加剧,传统的目标管理工具正在失灵,中国企业亟需要一个更适应时代发展的目标管理工具——OKR。OKR非常灵活,它能够使企业可以根据工作环境自由选择最佳节奏。

其实,OKR适用于大部分企业和组织,在现阶段,这几类组织将从OKR管理中获益更大。

1:转型中的传统大型企业:许多大型企业、国企集团开始谋求从存量到增量的变革,要有“上下同欲”的整体配合,OKR更能引导团队思考,在目标公开透明的情况下,员工更清楚让自己的工作与企业战略相一致,带动整体资源实现转型变革。

2:创业成长型公司:创业初期的公司,尤其是互联网相关行业,战略目标并不是非常清晰、需要不停的探索来确认企业发展战略。OKR将目标与结果相关联,保证了大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将优势资源聚焦重要事项,减少宝贵创业资源的内耗。

3:项目主导型企业:适合使用OKR的企业,往往内部更偏向于扁平化管理,3、4个层级足矣。项目管理目标不会因为层层分级而过于分散,反而会因为不断修订而逐步收紧,再通过对过程的量化与公开,实现项目运作落地。

如果你也正对OKR跃跃欲试,如果你的企业员工85后,90后,95后较多,那么我建议你试试源目标OKR,历时两年的产品打磨,精选最有价值的功能点,摒除繁复使用率不高的操作,做到了让员工一看就会用。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专业团队全程实践辅导,让OKR落地更简单,非常受到年轻员工的青睐。

简洁的OKR制定面板:通过智能贴心的撰写提示,源目标OKR辅助制定合理的目标和关键结果。

OKR适合中国企业吗?

清晰的任务列表:实时处理任务状态,邀请协作人,评论中@及时反馈任务问题和说明。

OKR适合中国企业吗?

目标进度提醒,实时反馈进度:智能预警,自动计算目标进度,帮助你及时调整跟进。

OKR适合中国企业吗?

功能强大的数据看板:实时自动生成数据统计,一点知全局,激励员工内在动机,方便管理者查看全员进度。

OKR适合中国企业吗?

源目标OKR,实效的目标管理工具

添加官方微信号:YMBOKR(源目标OKR)了解服务详情,还可免费订阅海量OKR资讯!

Like (0)
okrtokrt
Previous 2022年9月29日 下午12:03
Next 2022年9月29日 下午12:03

相关推荐

  • OKR 绩效管理与薪酬体系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企业绩效管理领域,目标与关键结果法(OKR)与薪酬体系的结合存在理论争议与实践挑战。传统认知中,OKR 常被视为独立的管理工具,但实践表明,其与薪酬体系的有效融合可提升管理效能。本文基于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提出三种融合模式。 一、理论基础与实践困境 OKR 强调目标挑战性与过程管理,传统认知中其与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存在理念差异。单一使用 OKR 可能导…

    2025年5月4日
    60700
  • 解答:能把OKR当做绩效考核的工具吗?

    用OKR,还是把OKR当成了绩效考核的工具,显然是不正确的,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了

    2021年9月3日
    1.5K00
  • 越来越多企业,正在拥抱OKR

      越来越多企业,正在拥抱OKR   一场疫情,让每个人每天8小时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背后,也在酝酿着管理的创新与变革。   近两年有一个很流行的工作方法叫做OKR——“目标与关键结果管理法”。好像不谈点“OKR”,就觉得层次不够。   OKR发明于英特尔,兴盛于谷歌,不仅是一个目标管理工具,也成为一种工作理念,被越来越多创新企业…

    2021年12月8日
    1.2K00
  • 这3个关键点和3个原则,制定OKR时一定要注意!

    在OKR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前期的概念宣传和创造其生存的环境外等基础准备工作以外,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就是制定,OKR的制定关系到后面企业整理的发展和走向,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会讲到OKR制定的三个关键点和三个原则。 一、OKR制定的关键步骤 OKR管理法具体该怎么做?总的来说,分为4步: ① 设定一个OKR周期,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以季度最为常用。…

    2023年1月17日
    1.2K00
  • okr使用过程(okr工作法则得重点)

      okr使用过程(okr工作法则得重点)   小编在网络上发现很多网友对okr使用过程(okr工作法则得重点)有些疑问,都想要了解具体的OKR工作法能否融入企业日常?到底是讲些什么内容,我们分6部分详细说明:第一部分:OKR工作法能否融入企业日常?第二部分:KPI和OKR这对长得相似的兄弟,两种方法到底有什么第三部分:使用OKR工作法给自己带来什么改变 第…

    2021年11月3日
    1.2K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620-5999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