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www/wwwroot/okrtodo.cn/wp-content/themes/Divi/epanel/custom_functions.php on line 629
快速介绍OKR工作法

快速介绍OKR工作法

近几年“95后”、“00后”们已经逐渐成为职场主力军,他们不只是需要最基础的物质需求,他们更渴望自由,拒绝约束,做自己想做的,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意志自由、创新、尊重或自我价值实现等等,归结一点他们对除物质以外的东西越来越关注。为此企业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模式都要变革与创新。

OKR能帮助企业实现什么?

聚焦重点

“创新,意味着对1000件事情说不。”

当乔布斯从荒野中回到苹果公司时,他大幅削减了产品线,把公司的重点放在了更少的产品上,这样苹果就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少了东西却是更好的产品。

OKR最重要的价值是,它能让你把有限的精力专注于最重要的工作。它明确你正在关注的工作,从本质上讲,也明确了你没有关注的工作。这对团队和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源目标OKR-工作台

高效协作

如果其他团队的OKR或目标影响到我的小组(反之亦然),我们必须知道!或者,如果市场或销售有特定的目标,需要我的团队承担一些工作,我们就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合作!

OKR可以通过公开透明的线上看板,很好地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多向对齐,以便整个组织在目标和结果上保持一致,增强组织协作效率,激发组织热情和智慧。

来源:源目标OKR-OKR

鼓舞士气

“我情愿设定好去火星的目标,就算没有达标,我们可以去月球。这也实现了月球探测。”

OKR鼓励挑战的特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战斗欲,另外通过OKR自主制定的特点使原来的“控制型管理”变成“赋能型管理”,可以极大地调动员工的自我管理,让他们充满热情!

OKR是啥? 怎么用?

OKR 是一套科学的目标管理工作法,它由 O 和 KR 两部分构成,O 表示 Objective(目标),KR 表示 Key Result(关键结果)。

O 比较容易理解,它代表着一个明确的方向,我们需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关于O它可以是方向性或愿景性的设定,因为初衷是为了创造突破性的创新。

KR 用于验证目标是否已达成,它是一把衡量目标的标尺。 关于KR的制定最好包含数据化的呈现,可以借鉴以下三个原则: 可量化、和目标直接相关、可行的;

OKR目标管理工作法比起传统跟踪目标的方法,其实更强调我们主体的能动性来制定自己的目标;很多时候在公司是上级给你安排下来的任务,但是在okr工作法里面它会鼓励我们自己去给自己主动地制定一些目标;并且在制定的过程中我们会反复思考周期内的工作内容、理顺工作思路同时梳理重点以及如何完成等;

如果你认为制定完以上O和KR就能达到预期目标么?那就大错特错,OKR整个到这才刚刚开始; 后续还要通过OKR共识会宣传公司目标以及逐级进行拆分,最终拆分成团队或个人OKR。在执行周期内我们要不断跟踪OKR的进度,并且当完成或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或更新OKR,这样他人就能及时了解到你的OKR的变动以及会不会对他们带来影响。

最后周期末还要打分、自评和复盘,对本周期的目标进行总结回顾等操作,至此一个周期OKR阶段才结束。

OKR的实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不仅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也有可能需要及时修正或者他人的协助。

正因为通过OKR能帮助企业解决当下的管理之痛,相信OKR目标管理工作法将越来越流行,OKR 工作法不仅能帮助管理者带领团队不断进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还能够帮助员工和团队快速成长。同时OKR的应用场景也将越来越广泛。

未来每个人都需要掌握 OKR 工作法,尤其是团队领导者。OKR 不仅能用于组织,还能用于团队和个人,不仅能用于工作,还能用于生活。也就是说,只要你想实现某个目标,都可以用 OKR 来管理这个目标。

如何利用 PDCA落地 OKR?

如何利用 PDCA落地 OKR?

一、首先,要了解什么是 PDCA?

  • P,即 Plan(计划)——根据战略目标,制定出当前各层级最重要的工作计划和安排。
  • D,即 Do(执行)——根据工作计划,进行具体的工作执行和沟通协同。
  • C,即 Check(检查)——实时反馈工作进度,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 A,即 Act(总结)——对工作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二、再来看下,什么是OKR?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结果法,可以有效确保员工紧密协作,把精力聚焦在能促进组织成长的、可衡量的贡献上。

我们很多人都认为OKR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谷歌(Google),而事实上它的历史可以再向上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OKR由现代管理学奠基人彼得·德鲁克提出的MBO目标管理演变而来,经约翰·杜尔在谷歌的推广发扬光大,并在2014年传入中国引得各大名企趋之若鹜。

三、那么如何利用PDCA方法论,实施 OKR 呢?

Plan:计划

1) 制定目标的时候,首先你需要了解的是,我们这件事情最终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你要达成的最终效果是什么?

2) 目标拆解:将你的目标,拆分成可执行可衡量的可落地的行动,即关键结果(KR),你才能去衡量你朝目标前进了多少,你需要做哪些工作或者努力才能达到目标。最终的目标往往很遥远,于是我们可以把最终目标层层分解,并且可衡量,那么目标就会很清晰了。

来源:源目标OKR-制定OKR

Do:执行

现在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那么,我们如何去执行我们的目标?

可以通过再次拆分任务,分配你的行动和计划,将计划落实。甚至是将任务细化到时间点,可以通过 todo(任务清单),执行你每日需要做的事情。

来源:源目标OKR-工作台

Check:检查

行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计划不如变化快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经常展开进度会来进行检查纠偏,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目标进展中出现的问题、调配需要的资源、找到应对方案。

来源:源目标OKR-周报

Act:总结

当一个周期结束时,我们需要对这个周期做一些复盘总结,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们有很好地完成预期的目标吗?如果没达到目标是因为有哪些客观的原因导致的?我是否本来可以做什么让这个结果更好一些?下个阶段我要继续挑战这个目标吗?我还可以调配哪些资源?谁可以助力我?

来源:源目标OKR-统计分析

四、PDCA+OKR,让目标管理更简单

每一件事情,通常我们会先做计划(P),计划完了以后去执行(D),执行的过程中进行反复检查(C),检查执行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分析影响的因素、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然后再把检查的结果进行改进、实施、改善,做出最终的总结(A)。

在个人的目标管理上,无论年度、月度,PDCA循环工作法都适用,甚至在个人生活上的一些目标管理,运用PDCA循环实施OKR也适用。

PDCA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

你学会了吗?

我是源目标OKR,一款简单易用的目标管理工具,为企业提供OKR目标管理以及落地执行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实现增长!
免费注册使用源目标OKR>>

OKR这么制定,一定不出错!

OKR是一套严密的思考框架和持续的纪律要求,旨在确保员工紧密协作,把精力聚焦在能促进组织成长、可衡量的贡献上。

对OKR感兴趣的同学,问的第一个问题一定是:OKR怎么制定?

OKR这么制定,一定不出错!

制定目标O(objetive):

是对驱动组织朝期望方向前进的定性追求,即承接企业的使命与愿景,是明确的、长远的、有挑战性的。我们想要做什么,一个好的目标应当是有时限要求、鼓舞人心的、能激发团队达成共鸣的。

为了找到有效的Objective,我们要站在现有能力的边缘,不安于现状;挑战自己的极限。高层在制定目标时可以通过开圆桌会议的方式,高层可以给出一个方向,大家一起讨论商定,找出重点形成高层的O。

制定关键结果KR(key results):

是用于衡量指定目标的达成情况。即描述实现目标的关键路径,KR必须是可衡量的与目标直接相关的。

在一段具体的时间内,每个O应该设定3个左右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对O有强支撑关系的关键结果KR。制定出有效KR的几个要领:抓住少数关键结果,通过KR的重要度来精简KR的数量,一般KR控制在3-5条,有一些目标需要必要的KR来相互制约或者强调,比如“让在线服务更加可靠”的目标,除了需要 “售后的响应及时率>99.9%”,还需要“通过ISO认证”这样的KR,通过流程改进让服务持续可靠。

制定KR要符合SMART原则:S是指要具体明确,尽可能量化为具体数据,如年销售额6000万元;不能量化尽可能细化。M是指可测量的,要把目标转化为指标,指标可以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价,客户数量达到500家,A是指可达成的,要根据企业的资源、人员技能和管理流程配备程度来设计目标,保证目标是可以达成的。R是指合理的,各项目标之间有关联,相互支持,符合实际。 T是指有完成时间期限,各项目标要订出明确地完成时间或日期,便于监控评价。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设计能够有期中进度的KR,好的KR应该能够随时检查进度,而不是只有到季度结束才能揭晓。一些KR无法持续量化,比如“客户满意度” (需要通过市场调查),应该转化为类似“降低客户流失率”和“提升客户转介绍率”这样具备等同衡量效果的KR。

制定OKR规则:

我们鼓励上级的OKR同样需要下级的参与制定,公司层的OKR要由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部门OKR要集中部门员工的智慧。对齐上级目标的OKR,由下级制定,上级决定。比如,部门在承接公司的OKR时所制定的部门层OKR,由部门组织制定,但要由公司核准,以便全面统筹、确保公司OKR的达成,个人在承接部门OKR时,制定的个人OKR应由部门负责人核准,以保证部门的OKR的实现。个人OKR,下级自行制定,上级辅导。

OKR的制定和实施团队不限于企业高管,应该下沉到中层管理,而且必须包括专业决策环节的专家型员工,以及有意培养和提拔的潜力人才。考虑个性上的多样化,要纳入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成员。

完成制定和确认季度OKR后,需要书面固化并加入必要的注解,形成文字公开给全体员工。让所有人明确公司在下一季度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谁在负责,我们会怎么评价,通过注解,还应该让员工了解决策的背景和逻辑。也可以召开一个全体员工会议来解释说明,并回答员工的提问。

在全员沟通时,需要额外说明,公司OKR是为了帮助团队聚焦在关键事务上,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瓶颈,促动增长。公司的健康和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已经落实到日常运营中的工作要求,每一位同事确保本职工作的正常推进是公司能够有效实施OKR的保障。实施OKR的企业绝非意味着废弃或忽略非OKR内容的日常管理和创新优化。

很多公司在开始实施OKR的时候,会选择用纸或者EXCEL来制定和记录OKR,接着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OKR的进度无法及时同步到所有人等,OKR无法真正落地,所以选择一款简单易用的OKR工具软件非常重要。

这里推荐 源目标OKR

源目标OKR 优势1:功能强大,简单易用

通过八大模块,完成OKR制定、执行、复盘、考评的闭环;精选最有价值的功能点,摒除繁复使用率不高的操作,即想即得的体验,一看就会用。

源目标OKR 优势2:服务专业

让OKR匹配企业,从前期培训、中期复盘、输出具体实施方案,从【项目准备期】到【实施平稳期】,资深顾问团队管家式全程跟踪指导。

关于OKR,你最关心的几个问题,答案在这里

一、认识OKR

OKR三个英文的字母中,其中O代表目标(Objective),KR代表关键结果(Key Result)。
其实在使用的过程中,它是一套组合,O代表“我要去哪里、我的目标是什么”,而KR代表着“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我需要做哪些事情”。

我们任何一个目标(O)都会有它所关联的Key Result(关键结果)。
这表面上看起来很好理解,但是实际上是管理过程中最难把控的两点。我们在管理的过程当中,通常会有这样的问题:

我要关注你的结果,但同时我也想关注你的过程。OKR就可以把一个任务的结果和过程牢牢绑定起来。
O代表结果,KR代表过程。这就使得两个方面都被兼顾到了。

很多人知道OKR都是用于企业的目标管理,其实它也可以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制定OKR

源目标在落地辅导一些企业或者个人,去制定他们OKR的时候,大家经常会思考:我的O到底该怎么写?我的O到底是来自哪里?是我自己去思考,还是需要与相关人员讨论而来?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源是:我们在一个企业、组织当中,我的O其实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分解过程。一个公司它的O最顶端一定是来自于这个公司的使命和愿景。使命和愿景是支撑或者指导公司发展方向的根基。

所以,所有的O一定是来自于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在愿景和使命的基础上,企业再分解出战略目标。公司的战略目标制定下来以后,我们再将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从公司分解到部门,部门再分解到小组,小组再分解到个人,就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整体的目标体系。

三、落地OKR

第一,企业的一把手一定要相信OKR,并且要参与到OKR的推广和实践当中。一把手是不是相信 OKR,相信到什么程度,这点很重要。换句话说,所有的企业最终的经营结果,其实都是践行企业哲学的一个过程。这个企业,它相信什么,它去实践什么,它最终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效果。

如果企业本身对OKR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其实根本就不用去预测,OKR 肯定推不下去。因为这个工具看起来虽然很简单,但是想真正用出效果就需要真正理解OKR。

关于实践方面,我们去很多企业交流 OKR 的时候,一定会强调企业的一把手对OKR的态度。很多时候会发现一把手不愿意亲自去写 OKR,我们也会直接指出来:如果你自己不实践,这个OKR肯定是推不下去。

第二,OKR落地离不开OKR工具

很多企业开始实施OKR的时候,会在纸上或者用 Excel 和 Word 去做OKR。接着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说自己的 OKR 的状态发生更新,但别人并不知道;OKR 本身有调整,别人也不知道;互相之间,其实也很难交互。所以对于落地OKR,一款简单易用的工具非常必要,比如 源目标OKR

四、OKR和KPI的区别

KPI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但在现实的绩效管理中,KPI也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容易造成员工为了达到考核的业绩而设定更容易实现的目标,而放弃追求更高的目标。

2、容易让员工感觉企业制度冰冷,一切以目标为导向,而忽略员工本身。

3、当员工的KPI与企业的目标并不一致的时候,那就好比让火车往错误的方向拼命行驶。

其实OKR与KPI最大的不同在于思路和逻辑。

1、KPI的最终得分和完成指标直接挂钩,目标完成度越高,得分就越高;OKR更强调解开束缚,让员工敢于去做他们不敢做的事情。在OKR的模式下,即便员工的OKR完成度不高,但他们只要做出了成绩,超越了自己,一样可以得高分。

2、KPI相当于仪表盘,OKR相当于导航软件。仪表盘,能够告诉我们汽车是否有足够汽油。当“仪表盘”告诉我们油快用完了的时候,OKR就是我们的导航软件,能够指引我们去加油站。

KPI和OKR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一对可以结合的黄金搭档,相对于KPI来说,OKR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现状,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创新的、未知的领域。

如何通过OKR制定工作计划?

很多公司的目标管理这块比较混乱,不懂得如何制定目标,下面源目标来给大家介绍如何通过OKR来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对行动计划的重要性做了很好的阐述:“如果没有行动计划,经理人就会成为业务事项的俘虏。随着业务的发展,如果不设置检查点对计划进行检查,经理人就无从知道哪些业务事项是真正重要的,哪些事项仅仅是分散精力的干扰事项。”

一、结合OKR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可以给管理者与员工带来以下好处:

1、可以聚焦公司战略目标、年度OKR目标,工作更有方向感;

2、可以更好得对工作进行追踪与管理;

3、可以更好地分配自己的工作精力,将主要精力聚焦在重要的工作上。

二、该如何结合OKR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呢?

围绕OKR目标制定行动计划非常重要,很多企业在导入OKR之前都有工作计划管理体系,但在工作计划管理方面都存在任务完成标准不清、任务完成时间不明、任务责任人不定、任务的验收与考核不做等问题。

企业在导入OKR管理体系后,各级管理者结合OKR目标制定工作计划,需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1、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年度OKR目标思考本岗位的重点工作有哪些,并制定相应的年度工作计划;

2、围绕本岗位的季度/月度OKR思考本岗位季度、月度的重点工作有哪些,将年度工作分解到季度/月度,确定季度/月度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及完成时间节点,并制定相应的季度/月度工作计划;

3、围绕OKR目标开展季度/月度复盘总结并制定改善措施与行动计划,并对季度/月度工作计划进行调整或补充;

4、对于企业领导或直接上级安排的临时性重点工作,要及时更新到月度工作计划中,实现工作计划对重要工作的全覆盖。

OKR跟KPI有什么不一样?

毋庸置疑,绩效管理是任何企业都不容忽视的内部核心管理之一,自这一概念产生以来,企业对于绩效管理的创新摸索就从未停止过。

源目标在过去和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曾亲眼看见了许多企业在绩效管理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比如,绩效考核缺乏标准规范,导致结果难以保持公平公正;绩效评估结果与员工利益直接挂钩,导致员工不敢轻易挑战自己甚至丧失工作热情;绩效管理主观性太强,导致员工遭遇不公平待遇而挫伤感情……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在传统KPI绩效中,因为目标的完成率会作为最终的绩效评定,导致很多员工变得保守,不去设定有挑战的目标,KPI的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员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

“如果外在的动机增强,那么自发的动机就会受到抑制。”

如果管理者总是说“你努力干活就给你加工资”,那么以工作为乐趣这种内在的意识就会受到抑制。

KPI强调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工作是无法简单量化的。员工为了KPI指标完成得好看,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有价值的却对KPI指标并没什么帮助的工作上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倾向。

以程序员为例:

如果我们聚焦目标,我们会想:接下来我应该做什么事情,是要解决产品的卡顿问题,还是可以引入大数据来做精准推荐;

而如果关注指标,因为我们的工作是编程,那我们就会想:哪些指标可以衡量编程工作呢?我们想到的是代码行数、bug 数、单元测试覆盖率这些;

KPI是结果,OKR是某种路径,关于OKR与KPI的区别,讲的人太多了,我透过一个快递公司的例子与各位进行分享。

假如快递公司在新的季度要制定一个目标,要提升公司服务的用户体验,让我们一起看下KPI和OKR两种不同的展现形式:

KPI表述:

本季度客户满意度提升90%

OKR表述:

O:创造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

KR1:派单频次从一天一次提升到一天2次

KR2:用户投诉建议等问题反馈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

KR3:用户问题处理时间缩短到24h之内

KR4:对快递员、客服进行2次服务技能培训

使用 OKR 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而使用 KPI 的时候,我们的思维第一反应是“公司要我做什么”。

这样就会出现员工为了做而做,或为了完成公司给的KPI指标不顾一切后果,甚至弄虚作假。

总结来说KPI以实现结果为目的,是不能容忍失败的,要求100%完成,如果失败了就要接受惩罚。

OKR相对于KPI而言,不是一个考核工具,它时刻提醒每一个人当前的任务是什么,这个季度工作完成的怎么样,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是什么?它关注的是价值创造,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员工会关注我如何做才可以为团队、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会去过度的关注目标定的是不是高了。

OKR鼓励制定挑战型的目标,不强调100%完成。如果完成目标的评分为1,“最佳”的 OKR分数在0.6-0.7之间,如果某人拿到1分,那么他 OKR订的目标显然是设置过低了。而拿到低分数的人也不应该受到指责,而是应该具体分析,是否是目标定得过于高了,下个阶段是否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是否是目标设置得方向不合理,是否需要调整方向。

诚愿读者在阅读本文后,能够有所学,有所得,在管理知识储备和管理实践方面都能上升一个台阶,欢迎大家与源目标一起探讨更多的OKR相关内容,关注我,与我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