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Uber和摩拜看OKR如何制定?

对企业来说,O是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分解过程。一个公司它的O最顶端一定是公司的使命和愿景。使命和愿景是支撑或者指导公司发展方向的最重要之处。在愿景和使命的基础上,我们再分解出我们的战略的目标。

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Uber

2014年,Uber进入了中国市场。它设定了两个目标:

O1:招募更多的司机。

因为只有招募更多的司机,他们才能够实现在这个城市的市场占有率或者领导地位。所以针对这个目标(O)——召募更多的司机,他们做了几件关键任务(KR)的设定。

KR1:确保所有地区的司机基数要提升20%。

KR2:要求在所有区域当中的活跃区域,司机的平均工作时长提升到每周的90个小时。

O2:确保Uber提升区域覆盖力

所以达成这一个目标,他们又提出了三个关键的KR。

KR1:上海的覆盖率提升到100%。

KR2:除上海外,全国的所有活跃城市的覆盖率要提升到75%。

KR3:在交通高峰期的时候,要实现所有覆盖区域每次接客时间降低到10分钟以下。

案例二:摩拜的OKR

前两年非常火的共享单车——摩拜,曾设置它的Q3的目标:

O:做到共享单车在全国市场的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

为了达到Q3,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对于Mobike这家公司,又需要哪些关键任务呢?

KR1:实现新增用户数超过1000万。

KR2: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200万。

KR3:单车投放覆盖新增15个城市。

OKR是什么

OKR其实从字面上来理解非常的简单。

OKR三个英文的字母中,其中O代表目(Objective),KR代表关键任务或者关键结果(Key Result)。O代表我要去哪里、我的目标是什么。而KR代表着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我需要做哪些事情。

对企业来说,O是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分解过程。一个公司它的O最顶端一定是公司的使命和愿景。使命和愿景是支撑或者指导公司发展方向的最重要之处。在愿景和使命的基础上,我们再分解出我们的战略的目标。

公司的战略目标制定下来以后,我们再将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从公司分解到部门,部门再分解到小组,小组再分解到个人,就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整体的目标的体系。

一个好的目标(O)应具有这些特征:  

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是可以鼓舞士气的。它可以驱动团队成员达成更高的绩效。团队成员应当被目标本身所蕴含的挑战性和感染性所影响,从而去激发出他们与众不同的创造性和工作的潜力。

这个目标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当一个团队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找到理想和现实的平衡点。目标不能定的过低,但也不能是异想天开的。这一点可以从后期的OKR实现的评分看出目标制定的怎么样。

这个目标一定要有时间单位。这个时间单位可以是以季度为周期,也可以是以月度为周期。不同的组织和团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业务需求来确定这样的OKR的考核的标准。如果你的行业所处的节奏非常快,你的OKR的考核的周期可以相对的短一些。如果你的行业变动比较慢,你可以设定以季度为单位的考核的周期。

目标一定是在执行人的可控范围内。这个目标可以通过团队的自身的努力和协作影响到目标和他的结果。

目标首先要具有商业的价值。不能产生明显价值的目标在今天的企业和组织当中没有必要。

目标是定性的方向所以我们更多的时候是用定性的语言来描述而并非数字。用数字去说话的是关键结果。这就是一个好的O(目标)所应该具备的特征。 

OKR设定实例,看这些名企是怎么做的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葛洛夫发明。并由约翰·道尔引入到谷歌使用,1999年OKR在谷歌发扬光大。2014年,OKR传入中国。2015年后,百度、华为、字节跳动、佐佳咨询等企业都逐渐使用和推广OKR。

那么多大型企业都用了OKR,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OKR该如何制定,什么样的OKR才是一个好的OKR,我们来看几个实例。

案例一:YouTube

2006年11月,在 YouTube 成立1年9个月的时候,Google 公司以16.5亿美元将其收购,并把其当做一家子公司来经营,但如何盈利成为公司要考虑的首要目标。

像 YouTube 这种互联网视频网站,流量是衡量成败的关键指标。对于他们来说,广告流量的占比是固定的,只有越高的总流量才能带来更高的收入。

经过分析,我们可将一个 O设定为:提升每位用户的平均观看时间

则相应的 Key Results 可设定为:

1、提升每天60分钟的观看时间;

2、推出安卓和 iOS 系统的 YouTube 客户端;

3、降低5%的视频加载时间。

如果以上三个 Key Results 可以轻松达到,譬如降低5%的视频加载时间实现起来毫不费力;亦或是提升每天60分钟的观看时间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那么在制定下一轮 OKRs 的时候,就需要调整一下 Key Results 。

案例二:Uber

众所周知,Uber 旨在为大家带来更安全舒适的出行方式,让城市更方便快捷。因此我们根据这个宗旨经过分析可以清晰地列出它的OKR。

O1:招募更多司机

KR1:所有地区的司机基数提升20%

KR2:所有活跃地区司机的平均工作时间调整为每周90小时

O2:提升地区覆盖

KR1:A市的覆盖率提高至100%

KR2:所有活跃城市的覆盖率提升至75%

KR3:交通高峰期,所有的覆盖地区的每次接客时间降至10分钟以下

通过使用 OKR,Uber 建立了数字化的目标,可实现以下三件事:

1、可清楚认识到 Uber 的当务之急;

2、可建立容易认知的具体目标和清晰成败的衡量指标;

3、可基于更有野心的目标进行衡量,使得我们掌握了主动性。

案例三:Quorum

Google 员工 Niket 梳理出了一份“创业公司OKR模板”,一经发布到网上便在创业圈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由此获益的创业型公司不胜枚举。例如某科技公司为自己设定了 Q4 季度的 Objectives ,以及相应的 Key Results , 如下表所示:

O1:提升Quorum用户基数

KR1:增加平均每日访问数到3000人数

KR2:月度独立访问量达到50000人次

O2:得到基于用户的Quorum有用的佐证

KR1:提升升级转化率到15%

KR2:提升月活跃用户率到35%

KR3:60%的新用户至少回答10个问题

O3:改进基础设施

KR1:使用Hubot自动发布工具

KR2:降低请求延迟50%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

O要回答的是“What”的问题,它的设定原则是:

表达清楚目的和意图;

挑战且现实可行;

必须真实、客观,绝不含糊;

旁观者应该能够明确无误地判断出一个O是否达成;

O的达成应对Google产生明确的价值和意义

KR要回答的是“How”的问题,它的设定需要满足SMART原则:

Specific——KR必须是具体的,突出最关键的KR,每个O对应的KR控制在3个左右

Measurable——KR是具体的结果和状态,不要模棱两可,必须容易打分,容易被判断是否实现

Attainable——KR是对自己的承诺,需要你的行动来实现这个关键结果

Relevant——KR是对O的达成的支撑,理想状态下,所有的KR都达成时,O就能实现

Time-bound——KR的实施具有明确的截止日期,到该时间就该验收结果并做数据复盘